索 引 號: | 012948413/2024-39535 | 信息分類: | 農業、林業、水利 / 鄉村振興 / 其他 |
發布機構: | 南京市農業農村局 | 生成日期: | 2024-05-27 |
生效日期: | 廢止日期: | ||
信息名稱: | 南京:激活“紅色引擎” 推動鄉村振興 | ||
文 號: | 關 鍵 詞: | 鄉村振興;集體經濟 | |
內容概覽: | |||
在線鏈接地址: | |||
文件下載: | |||
這組目標數據出自市委組織部、市農業農村局日前印發的《全市抓黨建促鄉村振興“一增一減雙提升”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行動方案》提出,要緊扣全省經濟薄弱村提升行動要求,整合組織資源、發揮組織優勢、凝聚各方力量,力爭通過2年時間,實現“村集體經營性收入增加,村級債務穩妥化解減少,村級黨組織帶富能力提升,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質量提升”。
在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背景下,各地都在加大力度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增加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南京如何通過激活“紅色引擎”推動鄉村振興?記者進行了采訪。
黨建引領,統一方資源
當前,正是溧水區白馬鎮石頭寨村的藍莓開始上市的時節。村子的藍莓大棚里,飽滿的“藍色寶石”已綴滿枝頭。
這“致富果”其實一開始賣得并不好。石頭寨村有30多年種植藍莓的歷史,此前村民多以散種為主,技術跟不上,老品種果形不好看,銷量也一般。直到后來,村里專門建立了“兩莓”(黑莓、藍莓)黨支部,安排設置黨員示范戶、黨員聯系點,提高產業的組織化程度。村里出產的“兩莓”品質這才跟著提升,黑莓已成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藍莓被評為“全國一村一品”、全國鄉村特色產品。
牢牢抓住黨建這個關鍵,全面統籌各方資源力量,是石頭寨村“兩莓”產業發展的關鍵,也是南京此次行動的一大重點舉措。
翻開《行動方案》,可以清晰地看到,“強村帶弱村”“百家商會興百村”等系列活動被提上日程。同時,還要依托草莓、藍莓、旅游等產業鏈黨建聯盟,探索村集體“抱團發展”機制,并鼓勵成立區、街鎮級聯合發展平臺,統籌配置轄區內集體資產、土地、項目、財政扶持資金等各類資源要素,通過入股聯合、項目開發、委托經營、合資合作等方式實現發展共贏。
各板塊已經拿出實實在在的舉措。5月11日,全市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工作調度會召開。會上,棲霞區、江寧區、浦口區、六合區、溧水區、高淳區、江北新區分別匯報落實抓黨建促鄉村振興“一增一減雙提升”行動進展情況。
其中,江寧區提到,在高位推動欠發達村攻堅提升的同時,已開展城鄉社區結對共建試點,經濟發展較好的東山街道章村社區、中前社區已分別與欠發達村中的湖熟街道錢家村、江寧街道牌坊村結對共建,推動城市資源上山下鄉、農村資源出村進城。
“我們以黨建為引領,立足發揮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強化統籌聯動,推動各方資源力量向鄉村匯集,持續釋放‘1+1>2’的共富效應。”江寧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行動將成立工作專班,確保抓黨建促鄉村振興有人管、有人抓、有人干。
就在前不久,南京啟動“雙結對、雙促進”行動,全市118個市級機關企事業單位與101個街道(鎮)掛鉤聯系,以黨建共建為紐帶,持續推動資源力量向基層下沉,提升基層治理質效。
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將作為重點任務推進。結對涉農區的市級機關企事業單位,將與相關區97個集體經濟薄弱村、重點村開展共建,發揮信息、技術、人才等優勢,幫助村黨組織找準發展路徑,促進強村富民。
項目帶動,活一域經濟
“八百大糕在周邊很受認可,今年生產設備升級改造項目要能完成,產能提高了,一定可以為社區增加更多集體收益。”六合區金牛湖街道八百橋社區黨總支書記陳本金現場化身“推銷員”,說營收、談規劃。
陳本金努力爭取的是今年度的新型農村集體經濟項目。立足抓黨建促鄉村振興,自2019年起,南京每年遴選部分重點集體經濟項目,用“真金白銀”給予全方位扶持,至今已實施5批次、92個項目。
“通過幾年的項目扶持,不少村有了穩定收入來源,村級集體經營性資產明顯增加。”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比如,高淳區東壩街道青山村2022年申報的經濟林果項目,不僅實現銷售收入30萬元,還增加了周邊約70戶農戶的土地租金收入,帶動周邊村民就業,人均年增收4000元;浦口區星甸街道雙山村2021年申報的青創合作社項目獲得100萬元資助,現已年帶動200名務農人平均增收1000元,增加村集體經濟收益38.4萬元。
今年,南京將繼續加大對新型農村集體經濟項目的扶持力度,新一批12個項目重點扶持發展鄉村特色產業、開展市場化運營、盤活集體資源資產的村,每個項目財政資金補助不少于170萬元。此外,《行動方案》還明確,要支持發展鄉村特色產業,形成“一村一品”。今年計劃打造35個左右市級和美鄉村示范村,穩步提升農村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綜合治理水平。
在躍進、石頭寨、竹墩、橫山,人們已經嘗到了“甜頭”。據不完全統計,4個全國紅色村通過試點建設,以紅色資源激活特色產業,加快推動教育培訓、民宿餐飲、農事體驗、采摘銷售等業態加速發展,帶動村集體經濟累計收入近2000萬元。
“這些年來村子里的環境是越來越美了,大伙的精氣神是越來越好了,所以搬走的老百姓都陸陸續續地搬了回來。”石頭寨李巷村小李餐廳老板李子華開心地說。
典型示范,強一支隊伍
“現在發布10個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特色項目……”5月24日,六合區委黨校302會議室的氣氛十分熱烈。
隨著10個特色項目陸續揭曉,臺下2022年—2024年省級扶持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項目村(社區)書記掌聲雷動。
為確保項目落地見效,市、區聯動對2019年度至2023年度實施的92個項目運營情況定期開展“回頭看”,全面評估投產達效、常態運維、群眾評價等情況,選樹打造10個特色項目。
“人家為什么能上榜、特色強在哪里?”六合區橫梁街道黃中村黨總支書記王克第一時間將特色項目名單發到了工作群里,讓大家研究經驗,思考謀劃改進辦法舉措。3年前黃中村成功申報一個標準化鋼結構廠房項目,次年廠房建成并實現對外出租。運轉后,“租客”為周邊村民增加了15個就業崗位,人均年工資達7萬元。
同時,《行動方案》還制定了正向激勵制度,將探索建立健全村集體經濟發展與村干部報酬待遇增長掛鉤機制,并將“一增一減雙提升”行動推進情況納入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黨委(黨組)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等重點內容,壓實興村責任。
農業農村經濟社會發展,說到底,關鍵在人、關鍵在人才。南京一方面通過“扶弱苗”與“豎拇指”相結合,推動各村(社區)“領頭雁”切實發揮作用,把資源整合好、利用好,因地制宜發展產業;另一方面,在人才的“選、育、用”上求長效,通過開展崗位練兵、主題培訓等方式,打造一支政治素質好、群眾威望高、帶動能力強的干部隊伍。
著眼鄉村振興需要,以經濟欠發達村、鄉村振興任務重的村為重點,南京新選派90名優秀處科級干部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其中“85后”副處和“90后”正科占比達71%;同時,在全市層面實施社區(村)黨組織書記后備人才專項招引計劃,建立專門后備人才庫,重點從新農人、創業能人、退役軍人、高校畢業生等群體中發掘,逐一過堂、制定針對性培養舉措,每區儲備數量不少于今后2年村書記空缺數的1.5倍,建強鄉村振興骨干力量。
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將落實落細抓黨建促鄉村振興“一增一減雙提升”行動,推動全市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壯大,讓群眾增收致富渠道越走越寬、鄉村振興發展路子越走越廣。